核心肌群在運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,在於保護軀幹以及傳遞運動的力量。人體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時,很難發揮出力量。因為身體感知到現在的狀態,無法承受額外的衝擊,因此它會在你意識不到的情況下,偷偷限制肌肉的力量輸出。
人體的神經系統隨時都在偵測身體現在的狀態,包括能否承受外力,就像內建的的保護裝置,你在活動的期間一旦出現不妙的狀況,它會馬上幫你踩煞車。
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: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,肌肉產生的力量,這個力量也會同時產生反作用力,回饋給身體。在身體姿勢不穩的情況下,承受反作用力的衝擊,你可以想像一棟結構歪七扭八的大樓,它遇到一點地震就會產生怵目驚心的搖晃,如果再有碰上額外的衝擊,比如說,有一顆大鐵球砸在上頭的話,大樓崩塌的下場不難預見。而我們身體崩塌的結果就是運動傷害。
既然是身體本身的發力就有可能造成這樣的情況,那更別說額外負重,增加身體外部受力的話,會有多危險了。
核心崩潰的痛我有親身體會。
上次提到我腰椎有受傷過,詳細的原因已經不可考,這個狀況是某一天我感覺到腰部酸麻,後來演變成次痛,再蔓延至腿部會酸麻。
在受傷之前,我對所謂的軀幹穩定毫無概念。其實人在運動過程中,並非身體的每一處都在參與活動,而是某些部分負責穩定、抵抗力量、維持姿勢,讓主要的活動關節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發力、進行動作。
而人體最需要穩定的地方就屬軀幹核心肌群的部分了。核心一旦失去穩定,姿勢一跑,結構崩潰,再加上外部負重的承載,嚴重一點的結果就像我的情形:腰椎爆掉,運動訓練停擺,疼痛讓我坐立難安,只有躺著時才能感到不適緩解。
最近我身邊的親友想嘗試肌力訓練,我開始跟他們分享方法、以及幫他們調整動作。他們大多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平日醒著的大部分時間,都是坐在辦公桌前。
在熟悉動作的初期,可以明顯地看出,他們的身體不太聽自己的使喚,沒辦法順利地做出穩定、有承重能力的訓練動作,尤其是在髖關節的部分。
我發現幫助像我的親友這類久坐的上班族,在訓練初期,帶入核心穩定的訓練,可以有效幫助他們找回核心肌群出力的感覺。
在開始嘗試多關節動作,甚至負重之前,先熟悉核心肌群發力穩定的感覺,喚醒身體天生的保護機制,在降低運動受傷風險的同時,也能釋放身體原有的力量。
這些核心穩定動作,可以當作主要訓練前的熱身。由於初學者在剛開始訓練時,掌握正確的動作模式才是最優先,強度刺激,可以等到熟悉動作模式後再逐步提升。因此運用核心穩定的訓練動作,可以幫助初學者進入狀況。
在進行主要訓練前的核心穩定訓練動作有:橋式、死蟲式以及狗鳥式。加入上述的動作,可以幫助初來乍到的肌力訓練的新手,熟悉核心穩定的方式,保持身體軀幹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,穩固不崩塌。讓核心肌群堅守崗位,增加你動作的保護力,不但能幫助你順利地完成訓練,也能避免發生像我這樣的慘劇。
1 comment
最近努力鍛鍊核心肌群中,希望可以改善身體素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