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創人生的超能力《心態致勝》

by 江森

你小時候曾經夢想過成為太空人嗎?或甚至是當成小時候作文的題目呢?我相信太空人應該是大多數人曾經的夢想,如果太空人排進熱門夢想排行的前三名,那麼運動明星這個類別也一定擠得進前三,我相信這也是學生時代,不亞於太空人的熱門作文題目。無論太空人或運動明星,都是從無數的角逐者當中脫穎而出,在這競爭者眾,獲選者稀的領域,是什麼樣的人能夠進入人人欽羨的夢幻職業?職場是每個人孜孜矻矻,每天勞心勞力的討生活的地方,在企業裡賣力扮演好員工的角色,幾乎是人人都有的經驗,而頂尖企業的掌舵人——執行長,也同樣是位處金字塔頂端,世界知名大企業執行長更是眾人追捧的明星,什麼樣的人可以掌舵企業?或者,什麼樣的人有辦法打造出頂尖的大企業呢?

太空人、運動明星、企業執行長以上三者除了眾人欽羨外,還有什麼共通點?今天要來談的這本書《心態致勝》,就是可以幫助你達成以上夢想……才怪,但是本書收錄以上所講的夢幻職業,分析這些夢幻職業的從業人員有何特點幫助他們邁向目標。書中作者卡蘿.杜維克博士是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,這本書是作者多年來的研究成果,《心態致勝》的書名,乍看之下像是在談論老掉牙的成功學雞湯,但是作者以嚴謹的科學研究來剖析「心態」以及成就之間的關聯,我很喜歡這一類以「科學視角」重新詮釋廣為流傳的人生哲理,翻新這類老掉牙論述的味道,頗有意思。

作者在書中講述兩種心態:成長心態以及定型心態,並解釋這兩種心態分別如何影響人們的學習與成就。成長心態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透過努力與方法逐步地改善。而定型心態則否,他們相信天份、與生俱來的才能,無法透過努力改善自身能力。而且定型心態者有個特質會絆住他們成長的腳步,那就是過分在意外來的評價,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:「當你成功時,你是一個重要、有價值的人,那麼當你不成功時呢?」,邁向目標的過程中,不可能不摔跤,在職場甚至許多領域,我們不可能不碰到挫折。無論是在選拔中淘汰、沒辦法滿足上司或客戶的要求,嘔心瀝血的工作成果被打回票等等,對定型心態者而言就如同被審判了,而且還是死刑定讞。

你是否曾因自我懷疑而遲遲未敢追求自己的目標?無論這是求學、一份工作、一個職位甚至是自己理當獲得的,作者提到:「深切想要某個東西,也認為自己有機會達成,卻不願意盡力嘗試看看,這在成長心態者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。在這種情況下,『我原本可以⋯⋯』是一句令人心碎的話,而非什麼慰藉之語。」這是定型心態者的典型特徵,博弈所流傳的一句話可以做為對照:「你下注不一定會中,但是你不下注就一定不會中」,每個人身上都有「可能性」,如果沒有跨出去嘗試,也就封殺了這個「可能性」。

我覺得這本書教我們要誠實且客觀地面對自己,成長心態不在乎評價,由於評價往往較為主觀,什麼是表現好?什麼算是表現差?在不同的時空背景會有不同的意義。成長心態在乎的是發現改善之處,並付出行動改善。評價對於全心全意改善自身的成長心態者而言,不過是成就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。書中提到:「美國航太總署延攬太空人時,拒絕那些過去只有成功紀錄、不曾失敗的人,反而選擇曾經遭遇過重大挫折、但能從中振作的人。」你盡力保持完美,維持零缺失,這反而使人對你的能耐存疑。探索未知是身為人的天性,發掘自身的潛能何嘗不會激起熱情?雖然在探索的過程中難免失望、跌跌撞撞,但這些瑕疵是掙扎過的證明,這使你更顯得有人味,更能幫你贏得他人的信賴。書中還有許多作者的研究案例及故事,就留待你自行閱讀發掘。本書推薦給每一位懷疑自身潛力而躊躇不前的朋友。

當然,不是抱持成長心態就可以信心爆棚,以為自己無所不能。這個「成長」的意義僅只是自我比較的進步,與他人的競爭又是另一回事了,畢竟每個人在不同領域的進步幅度會有差異。就像有的人運動能力進步很快、有人在藝術天份優游自得、有人可以在學術殿堂嶄露頭角等等。相信自己可以成長是一回事,但找出自己可以發揮長才的領域又是另一個課題了。就像作者提到:「具有成長心態,並不會迫使你去追求什麼,它只是告訴你,你可以發展你的技能,至於想不想這麼做,仍然取決於你。」本書帶給我最大的啟發,那就是相信自己還是個未完成的作品,我們可以靠著一次又一次的修正,逐步地成為更好得自己,既然真摯完善是可行的,那麼剩下的課題便是找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了。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